從當年的絕望——連遺書都準備好了,到現在的希望——透析結束的下午,要去處理很多工作……胡新林言語里充滿了對威高的感謝:感謝值得信賴的產品、醫護,以及豐富多彩的活動帶來的歡樂和信心。
1998年,胡新林來到威海。
初來乍到,敢拼敢闖,短短幾年的時間他變成為公司中層。在事業蒸蒸日上,家庭趨于穩定的時候,2011年胡新林被確診尿毒癥,讓胡新林一時無法接受,遺書都準備好了。
“三十幾歲,正是承擔整個家庭整和事業核心的時候。得這個病的心態你們可能理解不了,我旁邊透析的人都是老頭老太太,對我來說這一輩子好像就完了。”
而來到威海威高醫院后,胡新林的心態逐漸發生了轉變。
2012年,胡新林來到威高做透析。
第一感覺是環境很好,干凈衛生,護士對待病人就像親人一樣噓寒問暖,醫生也會去詳細了解病患的情況,進行針對性地治療。
提起當年威海威高醫院腎內科姜教授給他制定醫療方案時,胡新林忍不住流下了淚水。姜教授針對胡新林的情況,試驗了好幾種方案最終確定了一個最優方案。如今12年過去了,這個方案還在使用且效果很好。“我們經常在一塊聊天,他給了我很多信心。他說,人在年輕的時候可能想象的比較多,你不要想太多,好好配合治療,做好當下的事情。非常感謝他,現在我們像朋友一樣。”
隨著身體狀況的好轉,胡新林又逐步對生活有了信心,也更加積極配合治療,還去開導其他病友。
其中有個大姨情況很特別。胡新林說,那是他在其他醫院的時候認識的病友,兩人床位相鄰。大姨的眼睛看不到,透析的4個小時里,她會一直跟胡新林講自己的過去,說自己不想活了之類的話。
胡新林來威高不久后,大姨也來到了威高,兩人坐同一輛班車、床位還是挨著,胡新林便在聊天的時候開導她。“她說只要小胡在,她就很愿意來透析。包括患者之間、醫護之間,我們關系都是很好的。”
胡新林說,之前他在別的醫院時,有的患者因為控制不住大便,直接拉到床上了,導致整個屋里面味道特別難聞。但是在威高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問題。“只要有這個需求,醫護會立馬送患者去上廁所,就避免出現這種讓人不舒服的事情。”
此外,威高還經常舉辦一些活動,比如腎友聯歡會等,患者上臺表演節目:唱歌、跳舞、拉二胡等等,豐富患者的生活。“可能對于普通的人來說,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對于我們來說,能夠給予我們更多的信心,對生活的一種期待,真的是很非常感謝威高。”
前段時間,威海的患者開車自駕西藏,讓胡新林備受鼓舞。“像成都、雅安那邊,都有威高的透析中心,到那邊去也會被照顧的很好。”
胡新林希望,威高能夠開發出更多的新產品,比如能在更短的時間達到更好的透析效果,或者便攜式產品;也希望威高的透析中心,能夠開在更廣的范圍,讓中國的腎病病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方便、及時地接受治療。“我也想跟病友們說,生活越來越好了,一定要充滿希望,在咱們威高透析中心的保駕護航之下,一定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