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透析腎友,在護士長的鼓勵下,我想寫作,把我14年的間透析的感受寫出來。愿所有透析腎友,把透析當作生活的一場修煉,每一次戰勝不適,都是在給自己的生命注入力量。日子也許辛苦,但只要心懷希望,終會迎來屬于自己的光芒。
2009年那個冬日的下午,診斷書上的"尿毒癥"三個字像一道驚雷劈開了我的人生。透析機規律的嗡鳴從此成為生命倒計時的鐘擺,每周三次,每次四小時,十四年間,我的血液在體外循環了五千余次。
最初的恐懼如同黏稠的瀝青,將靈魂凝固在病床上。當暗紅的血液沿著透明導管蜿蜒而出,我總錯覺生命正被某種無形的力量抽離。第一次透析后的劇烈嘔吐,持續整夜的肌肉痙攣,清晨鏡中浮腫的蒼白面容,都在無聲宣告:這具身體不再完全屬于自己。
出現在第三次透析時,小腿肌肉痙攣,護士將溫熱的毛巾敷在我因痙攣抽搐的小腿上,那溫度穿透皮膚,融化了我心底的堅冰。"透析是生命的擺渡船,不是終點站。"她的話語像一粒種子,在絕望的凍土里悄然萌芽。我開始學著用刻度丈量生命——血壓儀的數值是今天的戰果,化驗單的箭頭是明日的路標。
2018年深秋,長期尿毒癥引發的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讓我的骨密度降至臨界值。X光片上的骨骼像被白蟻蛀空的房梁,連翻身都成為冒險。手術同意書在指尖顫抖時,主治醫師用紅筆圈出術后生存率數據:"醫學能解決的交給醫生,你需要負責的,是繼續保持對明天的期待。"
全麻面罩扣下的瞬間,監護儀的滴答聲漸行漸遠。在意識消散前的混沌中,我仿佛看見十四歲的自己在操場奔跑,聽見二十歲生日時朋友們唱的生日歌,聞到母親煲了整天的蓮藕排骨湯的香氣。這些記憶碎片織成光網,托著我在虛無中漂浮。
術后低鈣血癥帶來的抽搐比預想中劇烈,牙齒打顫的節奏竟與透析機的頻率奇妙共振。當靜脈推注的葡萄糖酸鈣流進血管時,我忽然領悟:生命本就是精密而脆弱的平衡藝術,就像透析液需要精確配比的電解質,人生也需要在痛苦與希望間尋找動態平衡。
如今在威高透析中心的淺藍色窗簾后,我找到了新的生命韻律。清晨六點的透析室總彌漫著淡淡的消毒水味道,護士小陳會在我手臂內瘺穿刺時哼《茉莉花》,張醫生查房時會帶當季的枇杷分給病友。我們這些"水手"(病友間的戲稱)在治療間隙分享控水心得,比較各自透析日記上的肌酐值,偶爾也會悄悄討論隔壁床女兒考上重點高中的喜訊。
十四年時光在透析液里靜靜流淌,帶走了年輕的容顏,卻沉淀出更澄澈的生命領悟。透析機不僅是替代腎臟的機械裝置,更是丈量人性溫度的標尺——當每次治療結束生理鹽水以每分鐘100毫升速度把我的血液安全輸送回體內時,我觸摸到了醫學的溫度;當護士為保護內瘺血管反復調整進針角度時,我看見了專業的尊嚴。
窗外玉蘭樹又綻新蕊,淡紫色花瓣飄落在透析室的窗臺上。我輕輕轉動著腕間的透析穿刺點,那些曾經猙獰的針孔疤痕,如今已化作排列整齊的生命刻度。每個月的化驗單依舊會有上下波動的箭頭,但我知道,在蜿蜒曲折的生命線上,希望永遠在前方閃爍微光。
生活這場旅程,不會因為透析而停步。每一次治療都是對生命的堅守,每一個微笑都是向生活的致意,相信自己,未來定有無數美好在等你,愿所有透析腎友,我們一起加油!